人生成长课之反思总结四
大家好,我是来自2012级15班的秦钰杰,以下是我的周总结。
九月的阳光静静地映落在发黄的纸上,急促的笔尖书写着我的成长。
分科后的第一个月,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早上亮灯起床时,透过窗户总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同学背着书包走向5号楼。6点45,我还在楼梯上慢悠悠的晃荡,就听见琅琅读书声。于是我大悟:当你认为你已经来的够早了的时候,有人还会比你更早。同学们进入诵读状态时,我还尴尬地坐在那儿,思考着早读该如何安排;同学们快速地计算出答案时,我还在草稿本上弄着方程;刚刚进入演算状态,别人早已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我问自己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呢?为什么总是追不上别人的脚步呢?
小时候的我总是走在大人的前面,骄傲的说着我走的比你快。然后超过他,再找一个人,数着步子从他身边经过。这只是小时候一种幼稚的游戏,现在却让我有了新的体会.以前的好强已经被我深藏,而现在的我,必须重新树立竞争意识。
当我每天按计划要求自己照着十三种良好状态来反思评价自己时,我是真正的感觉到有规律的生活是多么充实与快乐。
刚刚结束的入学考试使我增添了新的忧郁。文科试题的难度提高,对于材料所给信息的概括不够准确,不能全面地把材料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作为一名文科生,培养语言组织能力,材料理解分析能力和拓宽知识面是至关重要的。记得小学时,不敢与父亲争电视看,只好乖乖坐在一旁看那些无聊的财经节目、新闻节目和一级方程式。只不过在进入高中后,课外的时间上少了很多。只有吃饭时顺便看看新闻才知道国际国内发生了那么多大事。比如:最近江油安装机顶盒,把凤凰卫视,HBO,国家地理电视台,全部换成了各种地方电视台。让我丧失了不少看电视的兴趣。作为高中生,我不可能有大把时间阅读各种书籍报刊;但作为一名文科生,拓宽知识面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总是对一些文科专业术语感到困惑,对概念理解不清,对材料不会分析。例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含义,什么是文化产业,什么是文化事业等等。再如历史这门包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神奇学科,从历史的历史,到历史的发展,再到历史的现实,总能与现代社会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历史经典,总能被人们赋予新时代的含义。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然后文化创新,所以我们需要拓宽知识面,跟上时代潮流。这样在学习知识,才能更好地进入思考联想状态,把握住材料的核心,不至于考试时写下一大串无用的文字,得到几分的情况。
突然想到一个很厉害的人,她叫陆雅彬,一个十八岁的浙江女孩,她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被世界排名前三十的十一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她三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千里之外的上海幼儿园,虽然家境富裕,但她很小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独立生活十几年,让她培养了超强的生活能力和组织能力。她成绩虽然优异,但她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应试高手。她读《老子》《鬼谷子》等与考试无关的书,参加社团活动,组建头脑风暴社团。生在应试时代,却并不完全按照应试的模式去学习,而是广泛涉猎,全面地锻炼自己,结果在应试方面同样很优秀。这对于我这种“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的学习思想是一个很有力的批判。暑假的时候,我第一次离开家到外地生活了半个月。虽然只是在成都,但一个人在大城市求学的那种渺小感,无助感,让我觉得独立真的很重要。不仅仅是指生活上的独立,还指学习上的独立。成长不仅仅是指我今天做对几道题,更是学习上的进步与人格上的升华。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即便生存,也注定平庸。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现在我想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个创新求知状态。不要沉迷过去,不要害怕未来,奋斗的路上不能拒绝改变,我们失去的只是短暂,追寻的却是永远。
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生活,我们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我的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人生成长反思总结之我的学习,我的成长,我的生活
大家好,我是来自2012级15班的秦钰杰,以下是我的周总结。
九月的阳光静静地映落在发黄的纸上,急促的笔尖书写着我的成长。
分科后的第一个月,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早上亮灯起床时,透过窗户总能看见三三两两的同学背着书包走向5号楼。6点45,我还在楼梯上慢悠悠的晃荡,就听见琅琅读书声。于是我大悟:当你认为你已经来的够早了的时候,有人还会比你更早。同学们进入诵读状态时,我还尴尬地坐在那儿,思考着早读该如何安排;同学们快速地计算出答案时,我还在草稿本上弄着方程;刚刚进入演算状态,别人早已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我问自己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呢?为什么总是追不上别人的脚步呢?
小时候的我总是走在大人的前面,骄傲的说着我走的比你快。然后超过他,再找一个人,数着步子从他身边经过。这只是小时候一种幼稚的游戏,现在却让我有了新的体会.以前的好强已经被我深藏,而现在的我,必须重新树立竞争意识。
当我每天按计划要求自己照着十三种良好状态来反思评价自己时,我是真正的感觉到有规律的生活是多么充实与快乐。
刚刚结束的入学考试使我增添了新的忧郁。文科试题的难度提高,对于材料所给信息的概括不够准确,不能全面地把材料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作为一名文科生,培养语言组织能力,材料理解分析能力和拓宽知识面是至关重要的。记得小学时,不敢与父亲争电视看,只好乖乖坐在一旁看那些无聊的财经节目、新闻节目和一级方程式。只不过在进入高中后,课外的时间上少了很多。只有吃饭时顺便看看新闻才知道国际国内发生了那么多大事。比如:最近江油安装机顶盒,把凤凰卫视,HBO,国家地理电视台,全部换成了各种地方电视台。让我丧失了不少看电视的兴趣。作为高中生,我不可能有大把时间阅读各种书籍报刊;但作为一名文科生,拓宽知识面是必不可少的。现在我总是对一些文科专业术语感到困惑,对概念理解不清,对材料不会分析。例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含义,什么是文化产业,什么是文化事业等等。再如历史这门包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自然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神奇学科,从历史的历史,到历史的发展,再到历史的现实,总能与现代社会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些历史经典,总能被人们赋予新时代的含义。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然后文化创新,所以我们需要拓宽知识面,跟上时代潮流。这样在学习知识,才能更好地进入思考联想状态,把握住材料的核心,不至于考试时写下一大串无用的文字,得到几分的情况。
突然想到一个很厉害的人,她叫陆雅彬,一个十八岁的浙江女孩,她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被世界排名前三十的十一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她三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千里之外的上海幼儿园,虽然家境富裕,但她很小就学会了洗衣做饭,独立生活十几年,让她培养了超强的生活能力和组织能力。她成绩虽然优异,但她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应试高手。她读《老子》《鬼谷子》等与考试无关的书,参加社团活动,组建头脑风暴社团。生在应试时代,却并不完全按照应试的模式去学习,而是广泛涉猎,全面地锻炼自己,结果在应试方面同样很优秀。这对于我这种“考什么学什么,怎么考怎么学”的学习思想是一个很有力的批判。暑假的时候,我第一次离开家到外地生活了半个月。虽然只是在成都,但一个人在大城市求学的那种渺小感,无助感,让我觉得独立真的很重要。不仅仅是指生活上的独立,还指学习上的独立。成长不仅仅是指我今天做对几道题,更是学习上的进步与人格上的升华。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即便生存,也注定平庸。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现在我想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个创新求知状态。不要沉迷过去,不要害怕未来,奋斗的路上不能拒绝改变,我们失去的只是短暂,追寻的却是永远。
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生活,我们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我的总结完毕。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