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2015级6班的冯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的,之前教育部为了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公布了2017高考改革新方案,增强了其基础性和综合性,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以语文增加了一个大阅读为重,使得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再度攀升。
前几年就一直有流传高考语文会增分会变难,很多同学对此忧心忡忡。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这样,语文进一步地会变难,无非也就是为了让我们这些新生代的青年学生更深入了解我们传统文学、了解中华文化的精华,进一步地在生活中享受它、运用它。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我们的中华文化已经足够优秀了,我们的汉语文学也底蕴深厚,中国人从小就处于中华文化的滋养,不需要多加学习。” 口头上的自傲谁都可以有,可是很多国人都不能否认,自己提笔忘字的情况常有发生,当这种'尴尬'已经成了日常,当我们打着耳钉画着浓妆将血脉中的呼唤弃之不顾的时候,当输入法中输入汉语而其记忆却是外国语言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感到一种悲哀呢?中华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现在的教育模式不就是让我们考得好成绩升得好大学吗,只需要考虑如何完美应付考试不就行了,何必去在意那么多。这种想法看似正确,因为它够实际,也够真切。但它却是片面的,中华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而语文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体现。所以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说得具体一点,我们之所以要学习习语文、学好语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从修身治国的角度来说,是因为我们肩负着复兴中华的伟大任务,而文化复兴,则是复兴中华的重要一步。君不见首富王健林,尽管被人调侃“钱不是万能的,但钱是万达的”,他毅然从商业地产激流勇退,全力投入文化产业,立誓要发扬中华文化 ,这有何不是榜样。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讲,为什么我们可以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来描绘孤舟山水,为什么我们可以用“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倾诉绵绵情思,为什么我们可以用“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纵挥平生抑郁不得志,就是因为我们掌握着这门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而又鲜活的艺术。古今无数的前辈为研究汉语文学作出了多少贡献我们是有目共睹的,难道我们该做的只是老来闲聊的时候偶然提起吗?不、不要让它成为'老一辈的故事',他也应该是我们青年的骄傲,是我们的时代标签。就如网上流行的段子所说,我们学习语文,是为了在秋天看到大雁飞起的时候吟诵出'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经典诗句,而不是俗气的'哎呀妈呀好多鸟啊'。王国维曾经说过,治学有三境界,习主席也强调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世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如果没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没有一种想要传承发扬它的理想,那么你是缺乏了灵魂的。这个灵魂,是一个名叫中华文化的奇迹赋予你的,而你传承他的最好方式,就是发扬中华文化,学好语文。
谈及高考语文改制,提升了对文学常识、课外知识、文学素养、阅读速度的要求,难度水涨船高,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更为严厉。怎样才算提高对自己的要求?首先我认为,要保证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充足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惟有热爱,方能抵御时光漫长,越过困难之丘;唯有热爱,你才能忍住寂寞,遨游学海;唯有热爱,方能透过文字,领悟本质。其次,是积累,水滴石穿,积沙成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然而同学们都说高中很忙,没有时间看书。其实,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时间就像牛奶,挤一挤总会是有的。又或者是,“我常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的行为你做到了吗?文学的积累是文采的基础。在平常睡觉前看一则故事励志,在课下放松时读一首小诗陶冶情操,这些就是平常的积累。最后,语感,在我们看来语感是一种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的感觉,其实,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语感是可以随着时间的增长、积累的增多而培养出来的,多做做文言文,多想想阅读题,多从选择题中吸取经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终有一天,它会听见你的期盼而来到你身边。
高考改制后的语文并不可怕,要知道,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时间,没有哪一件服装能掩饰灵魂,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潢空虚,只有脚踏实地,向着前方迈进。不要耿耿于怀于过去,也不要忐忑不安着未来,更不要挥霍无度着现在。没有方向,抬起头便是前方,没有动力,回过头就是深渊。让我们学好语文。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