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详细内容

校园资讯

建设校园群体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来源:四川省江油中学 发布时间:2007-03-1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在教育改革大潮之中,学校如何改革、创新,保持强势发展,我校提出建设校园群体文化,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思考。

校园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核心。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多方面。校园群体文化侧重于师生群体的精神文化。她是一所学校师风、学风、校风的综合表现,是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办学思想,群体精神风貌的深刻体现。是以人为本,营造的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精神氛围和人文环境。群体文化是学校最有凝聚力和生命力,最具特色的标志。她能给学生在价值取向、理想追求、信念和情操等方面以感染和熏陶,能树立学生一种自尊感和使命感。

建设校园群体文化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在“十一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把各项事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共建和谐社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教育新局面,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关键在教师,建设校园群体文化的核心就是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以优秀的教师群体,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和谐发展,以适应这种改革发展之要求。因此,这种群体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很必要的。对江油中学的发展更有十分重要意义。

其一,江油中学是二○○三年由两所“省重”合并创办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在创建中,两校教师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完成了创建大目标。现在要不断提高、持续发展,很有必要沉下心来,以建设校园群体文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开创更好的发展新局面。

其二,近几年,高中教育迅猛发展,大力扩充教师。江油中学教师由二○○○年的200余人增长到二○○六年的400多人,形成了学校青年教师多,女教师多的新特点。而这部分青年教师是在市场经济下招进师范院校的,市场经济意识强,思想教育不够。进入工作岗位,讲享受的多,论奉献的少,进取心不强,缺少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思想文化建设成了薄弱环节,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其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近几年,高中已发展到高峰期,教师处于饱和状态。而师范大学毕业生仍源源不断涌向社会,形成强大的教师后备军,如果在职教师不努力提高自己,主动适应发展,就会在竞争中淘汰。再者,这些年,学校硬件建设上去了,高考也出了成绩,举办的大事都成功了,需要的就是提高学校软实力,推进素质教育,办学水平才可能有新的质的上升,因此,加强校园群体文化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建设校园群体文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首先,学校群体文化就是要建设学习化校园。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成为每个教师生存发展的常态。教师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习才能进步,才能提高,才能发展。学校强调的是学习。学习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可以组织集体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时事政策,知识经济信息等,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可以规划学习,教师对自己的发展成长进行设计,提出发展目标,谋划措施,按学习目标去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可以培训学习,当教师热爱学习,钻研学习时才会发现自身知识能力,教学艺术之不足,很需要专家、名师指引指点,各种培训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培训可形成教师成长动力。读书更是学习,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教师永远不可能实现高境界的专业成长,教师在阅读中走进经典,与专家名师对话,感受书中艺术境界,感受名家伟人精神世界,唤醒自己的激情,纯净浮躁功利心态,激发对问题思考,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就会不断提高和升华自己。老师们要在学习中陶冶自己,提升自己,并带动学生的学习。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学习型校园书香氛围,形成校园群体文化的主体。

其次,建设学校群体文化,树立教师正确的价值取向。首先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树立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层次论”把人的衣、食、住、行视为低层次生存需要,把安全、爱情、社会关系等作为中层次生理需要,高层次就是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需要。教师,应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最高的精神需要,要在社会生活中、事业中去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实现自我社会价值,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

第三,建设学校群体文化必须落实办学思想。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理念,重要的是要把办学思想深化到师生之中,落实到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之中。例如江油中学群体文化建设就是要体现出“厚德重能,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高尚的理想和情操,这就是“厚德”;提高教师的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即“重能”。还必须把办学思想深入到年级、班组,深入到学生心中,培养积极向上,热爱集体,团结战斗的班风、级风、校风,就是“厚德”;“重能”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形成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努力提高知识能力的良好学风。在全校师生中,处处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团队风貌。

第四、建设学校群体文化,增强核心竞争力。

增强核心竞争力,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就是在不管强手林立还是困难重重的竞争中,树立一种无所畏惧,敢于拼搏精神和气概,以这种精神去争取胜利。在学校团体中,需要每个成员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感,要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事业,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形成一种校园精神力量,去实现学校大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教师要尊重领导,树立领导权威,只有学校领导受到社会尊重,我们教职工在社会上才能备受尊重。学生要尊敬师长,才能求真知;领导要尊重教师,要民主,教师要为人师表,爱护学生。在全校形成互相尊重,上下一心,凝聚成校园精神,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核心竞争力。

第五,建设校园群体文化,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是由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组合而成的管理文化整体,是学校管理理念的外在形式,是一种规范和习俗文化。反映了学校行为准则发挥规范作用同时对师生进行正确的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它可以强化群体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和方向性,在更深层次上,制度文化可以给师生带来一种独特的管理思想和教育理念。

制度文化建设要加强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完善、实施、执行。要把外在的制度形式内化为师生自觉意识。制度文化建设的落实,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帅。要体现出学校办学思想,价值取向,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一种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制度文化建设重在落实。学校要在队伍建设上不断提高管理者素质,健全和完善执行制度的管理队伍机构。提高管理队伍执行力,强化考核,激励竞争,确保制度文化落到实处。

校园群体文化建设必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其它方面相结合,与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相结合,融为一体。例如,建筑物的造型、格局、景观、园林等都要显示具有特色的文化意蕴,与校园人文精神氛围相映衬,形成学校一种总体的积极向上的校园风貌。

四川省江油中学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近年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学校综合排名进入了全省前列位次。高考也年年上台阶。二○○六年成功举办了五十年校庆,圆满承办了四川省中学校长联谊会,进一步打造了品牌。以科学发展观看发展,学校持续稳定发展,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大力建设校园群体文化,不断提高师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七年三月



来源:四川省江油中学  编辑:江油中学管理员
编辑:许潇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